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教案设计 思想汇报 对照材料 党建材料 范文大全
  • 不忘初心
  • 振兴乡镇
  • 谈话记录
  • 策划方案
  • 调查报告
  • 共同富裕
  • 教育整顿
  • 工作要点
  • 扫黑除恶
  • 规章制度
  • 主题教育
  • 工作汇报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读后感
  • 发言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党史学习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6篇

    时间:2022-09-15 10:55:04 来源:亿瀚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亿瀚范文网手机站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6篇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 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区))交流发言材料合集11篇 目录 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6篇,供大家参考。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6篇

    篇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

    经济发展强县( ( 市、区) ) 交流发言材料合集 11篇

     目录

     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

     4 4

     一、坚持“自贸试验区+创新开放”,激活发展动力

     ............ 4 二、坚持“自贸试验区+产业园区”,提升发展效能

     ............ 5 三、坚持“自贸试验区+新型城镇化”,补齐发展短板

     .......... 6 以“产教城”深度融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8 8

     一、全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助推X 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 ..................................................... 8 二、全力推动“双城”建设,助推X 加快建成全省科教第二 城

     ... 10 三、全力建好“双百”城区,助推X 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11 致力“人港城产”协同融合高质量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

     14

     一、坚持“以港强产”,集群集聚发展航空经济

     ............... 14 二、坚持“以港赋能”,做强开放门户核心支撑

     ............... 15 三、坚持“以港定城”,推动产城一体深度融合

     ............... 16 四、坚持“以港提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 17 五、坚持“以港聚势”,持续优化国际营商环境

     ............... 17 牢记建设科技城国家使命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

     19

     一、推进产业量质齐升,加快夯实发展基础 ................ 19 二、推进功能区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发展布局............... 20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优化发展环境 ................ 22 苦干实干闯新路 发挥优势铸特色打造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本

     . .

     24

     一、坚持苦干实干,在接力中闯出发展新路子............... 24 二、坚持无中生有,在创新中拼出发展新动能............... 25 三、坚持点石成金,在坚韧中干出发展加速度............... 26 四、坚持借力发力,在开放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28 依托国际铁路港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

     30

     一、着力畅通道,高标准建设国际铁路港 .................. 30 二、着力促贸易,高效能共建共享“蓉欧枢纽” ............. 31 三、着力聚产业,高质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31 四、着力优服务,高水平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32 重塑经济地理 创新策略路径加快建设“X X 副中心、X X 公园城”

     ..

     34

     一、“公园城市+全域旅游”,彰显美丽宜居新价值

     ............ 34 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构筑工业经济新优势

     ............ 35 三、“农博引领+乡村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 36 四、“给机会+优环境”,释放民营经济新活力

     ................ 38 勇担时代使命 建设“三新 X X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40

     一、规划立纲,锚定县域经济发展时代坐标 ................ 40 二、特色引路,厚植县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 ................ 41 三、升级转型,筑牢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支撑 ................ 42

     四、创新赋能,注入县域经济发展生机活力 ................ 43 五、项目蓄势,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能级水平 ................ 44 坚持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全面振兴努力走出县域经济特色发展新路子

     ................................ ................

     46

     一、突出转型升级,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 .................. 46 二、突出互动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48 三、突出全面开放,培育跨越发展新动能 .................. 49 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跨越提升奋力打造全省工业强县标杆

     .......

     51

     一、保持定力抓工业,科学谋划县域发展新定位 ............. 51 二、发挥优势铸特色,聚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 52 三、优化配置聚要素,全面提升县域发展竞争力 ............. 53 四、两化互动促融合,加速提升创业之城承载力 ............. 54 聚力以控促优 坚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56

     一、突出绿色高端取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56 二、坚持全域旅游引领,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58 三、聚焦供需精准匹配,加快集聚高端资源要素 ............. 59

     发挥自贸试验区优势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X市X区面积333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X市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建设X自贸试验区X临港片区,大力探索“自贸试验 区+”全域一体化发展路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亿元、增长10%,增速在全省33个城市主城区中并列第一;完成进出口总额148亿元、增长30%。今年1—6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

     一、坚持“自贸试验区+创新开放”,激活发展动力

     (一 )

     突出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用好自贸试验区改革 自主权,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24项,全国首创30项。商事 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生产企 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模式、“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经验在全国推广,行政审批效率提高80%以上,X港整体通关时效提升50%以上,片区成立以来新增注册企业6488户。

     (二 )

     突出水港特色,提升口岸能级。大力延伸和拓展口岸

     功能,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建成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第二仓库,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通过预验收。X年,X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的58.6%,位列全国港口铁海联运集装箱码头前10名;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监管货值31亿元,增长1.7倍;X港进口粮食中转量占全省水运进口粮食总量的80%以上。

     (三 )

     突出通道建设,促进协同开放。

     认真落实“四向拓展、 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向南开通X至广州、钦州铁海联运班列,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向东开行X至上海升船机“五定”外贸直航班轮,时间由18天缩短至12天;向西开行“蓉欧+X港”号铁水联运班列,实现长江水运和蓉欧班列无缝连接;向北测试开行泸酒北上、北粮南下专列。

     二、坚持“自贸试验区+产业园区”,提升发展效能

     (一 )

     注重科技引领,提高产业竞争力。

     建成中国酒城国际 人才港,累计招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400余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立X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X长江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X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扶持30多家企业成立企业研发中心,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7家。

     (二 )

     注重提质增效,打造产业增长级。做强“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产能区,建设循环型化工生产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组建全国首支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创新形成白酒存货“浮动抵押”等扶持政策,推动X老窖、郎酒等企业提质升级、领先发

     展。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民资民企”混改重组,中海沥青、北方公司、合盛硅业等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提升。X年,全区酒业、化工收入分别增长13.5%、12.3%。

     (三 )

     注重招大引强,建设产业集聚区。依托X长江经济开发区,转化落地X自贸试验区X临港片区招商引资成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临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进出口加工中心。春华秋实粮油有限公司“北粮南运”项目建成投产,和润粮油100万吨深加工项目进入试生产。引进50家智能制造企业,产能达773亿元。累计引进金融和类金融机构70家,步步高、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加快打造西南商贸城、海吉星百亿级专业大市场。X年,服务业税收占全区总税收的59%。

     三、坚持“自贸试验区+新型城镇化”,补齐发展短板

     (一 )

     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承载能力。

     以“自贸新城”建设 为抓手,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旧城区空间融合,高品质打造美丽宜居典范城区。加快高铁站、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5%。筑牢长江沿岸绿色生态屏障,打好大气、水、土壤 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点实施全域污水治理攻坚专项行动, 今年底城区污水处理率将达95%。

     (二 )

     提升功能定位,做强街镇支撑。

     按照“自贸港+创智城”功能分区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依托临港经济圈,打造

     现代物流街区、临港产业街区。依托高铁经济圈,打造总部经济发展街区、高铁经济配套服务街区。依托空港经济圈,打造品牌白酒生产核心街区、航空航天配套产业和科研基地。X年,全区12个街镇中,有4个街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超22%。

     (三 )

     提升公共服务,加快城乡融合。

     大力推进学校建设三 年行动计划和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工程,可新增学位3.2万个,街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建设率100%。加快建设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灌溉、农村公交、农村电网国网改造、街镇污水集中处理、通讯”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比由X年的2.06缩小到X年的2.04。

     下一步,X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好自贸试验区优势,大力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形成新优势,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产教城”深度融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X市X区地处X结合部和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交汇处,面积1502平方公里,人口88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在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抓机遇、找定位、谋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持之以恒推进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双城”建设,构建起“发展依靠人来推、产业依托教育兴、城市围绕大学建”新格局,闯出了一条“产教城”深度融合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X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大关,占X经济区比重超过10%,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工业百强区,连续10年入围全省十强县。今年1—6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

     一、全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助推X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 围绕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和X市“8+2”产业布局,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一是创新建设产业园区 。规划近20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临港经开区和X长江工业园区,建设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多个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重点

     发展1—2个主导产业,推动园区差异化发展、集群化发展。坚持市场化导向,支持引进的大型企业拿地自建厂房形成重资产,在临港经开区、X长江工业园区推行借资代建园区、借力代造厂房、借企代孕产业的“三借三代”工业地产模式,快速建成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备的标准厂房320万平方米。

     二是做优做强传统产业 。制定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见,一类一策、一企一策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开放引进、兼并重组、战略并购、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等多种形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五粮液依托X轻化工大学(中国白酒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白酒工程技术中心、川大华西 五粮液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产研平台,着力构建“1+3”产业体系,形成了以酒业为主,大机械、大金融、大健康产业多元发展的大型现代产业集团,X年实现销售收入931亿元、利税323亿元,利润总额继续保持全省工业企业第一,营业收入年内将突破1000亿、力争两年进入世界500强。天原集团与宁德时代、广州国光电器等8家上市公司合作,加快实现 由氯碱化工向钛白粉、锂电池等产业转型,与金川电子、惊雷科 技、中科钢研等企业联合高校共建新材料产业园、锂电产业研究院,加快构建全省先进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好200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出台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汽车等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支持政策,在企业建设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出口产品等方面,给予土地、厂房、税收等支持。坚持一产业一班子、一政策、一考核,统筹区四大班子成立重点产业发展推

     进领导小组,每个产业明确1—2名牵头区领导,实行一月一挂牌、一季一考核。与引进院校在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专利取得、企业孵化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实现“双城”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目前,已入驻173户智能终端企业、投产91户,可年产手机2.2亿部,成为全国第四大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与中国中车合作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大西南唯一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全国首条智轨商业化运营示范线投入试运行;凯翼 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试生产下线,跻身汽车整车制造城市行列。

     二、全力推动“双城”建设,助推X加快建成全省科教第二 城

     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以高端人才引领新 兴产业、以产业集群带动人才集聚,为X市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 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一是坚持专业化规划引 领。按照“立足X、服务X、借力成渝、辐射滇黔”的定位和“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思路,在临港新区高起点规划36平方公里的大学城、科创城,实现大学在城中、城在大学中。

     二是着力系 统化政策支持。出台加快推进大学城和科创城建设的意见等若干 支持政策,采取“一校一策”“一事一议”“交钥匙工程”等方式, 在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电力、用水、用气、教育、科技、医疗、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三是创新 多元化办学模式。区委区政府负责同志随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多次拜访国内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立分校区和建独立学院、研究生分...

    篇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

      1.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

     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 ...................................... 1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刘守英: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4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

     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 6 4.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蒋永穆:

     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8 5.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洪乐:

     夯实根基方能振兴腾飞 ........................................... 11 6.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周美雷:

     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 ......................................... 12 7.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俊国:

     产业振兴必须依靠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科技兴农 ................... 13

     8.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雷: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共进 ................................. 14 9.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恭礼:

     探索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新路径 ............................. 15 10.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克俊: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 16 11.江西师范大学讲师蒋婷燕:

     来自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 ................................ 17

     12.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周学红:

     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城乡战略互动 ................................... 18 13.浙江省嘉善县委党校科研室主任、高级讲师蒋星梅:

     农房改造集聚的“五步工作法” .................................... 19

     “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并写入党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书记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我体会,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高度重视,响鼓重槌、念兹在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城乡差距大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那就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三个阶段的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安排是协调契合的。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些过去的发展方式不适用了,原有的治理模式不管用了,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使

     乡村迈进现代化的轨道。目前,我国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完全能够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有能力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总之,乡村振兴是贯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必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从各地情况看,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重点要解决四方面问题。

     多数乡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产品供给仍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休闲旅游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

     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农业生态功能开发不充分。

     一些农村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网络通讯、仓储物流等设施未实现全覆盖;产地批发市场、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设施相对落后,物流经营成本高。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高标准农田建设比重仍然偏低。

     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大多是简单的土地流转、劳动雇佣和产品买卖关系,股份合作、利益融合尚未有实质性进展,小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不够。

     今后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重点是促进“一产提质、二产提档、三产提标、融合增效”。“一产提质”就是要推动种养业提质增效。“二产提档”就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三产提标”,就是要提升乡村服务业标准和质量。“融合增效”,就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新时代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核心就是要重塑工农城乡关系,扭转长期以来“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藩

     篱,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真正建立起向县域倾斜的体制机制。

     亟须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将县城或中心城镇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改善农村营商环境,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下沉重心,向有条件的乡(镇)和物流节点集中,实现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方面,培养本土人才,重点培育高素质农民和乡村实用人才。另一方面,吸引外来人才,破除城市人才下乡的制度障碍,建立城市专业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搭建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各类

     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投身乡村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局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如果把这个政策用足用好,就能解决大问题。

     要研究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格局,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出,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

     城乡差距大最直观,农民反映最强烈的是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差大。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制度接轨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标准,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加快推进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刘守英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高瞻远瞩,真正将农业农民和农村三位一体纳入考虑,明确了乡村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要站在乡村自身、城市化发展层面去精准施策。

     乡村振兴,首先要认识乡村。中国从近代以来,我们对于乡村的基本认识就是农民是穷的、乡村是贫的、农业是苦的。在这种思路下,我们希望通过外力的介入来使乡村得到基本改造。但乡村发展出现的问题,或许正是由于外力过多介入所致。这种外力的介入导致整个乡村的结构出现不匹配,导致一些乡村发展迟缓。

     传统的、健康的乡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有机配合,农民从来就不简单的是一个单一的搞农业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工匠。这种双重身份,让乡土经济天然是农工混合的经济,乡村是一个超稳定的结构,同时由于农工混合,它的要素是在流动的。但现在,农业的利润率却越来越低、农业就业也越来越少,导致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

     因此乡村振兴要从结构上做文章,而不是简单将人运回去、将城里人弄到农村去,或者是继续按原有的模式,大规模地工业化,扩大城乡差距。要在理解现实的基础上认识乡村。

     当前的乡村有以下明显特征:

     真正靠农业收入的仅有15%;其次年龄分化导致代际理念不同,这个代际就是从80后开始的,农二代基本出村不再回村。因此在考虑乡村振兴时,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对策。

     过去人们是吃饱就行,现在对于健康,对于安全,对于消费的质量都有了更高要求,这要求我们要重新研究什么叫作农业。如果对农业的基本概念就停留在粮食、种植业,我们的农业就只能解决温饱,这样农业是不可能有希望的。要改变对农业内涵的认识,拓展农业的功能,多元化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村庄是整个乡村维系农民跟农民之间,农户跟农户之间,农户跟其他组织,包括村庄跟国家之间的一个关系网络。村

     庄的这个基本功能不灭,才能有乡村振兴。其次,村庄分为两类,一类是衰而未亡的村庄,一个就是现在活起来的村庄,未来乡村振兴实际是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村庄分类施策。对于衰落未亡的村庄,要搞活,让它体面,这就涉及到提高乡村公共治理能力,让房子等基础设施完善体面、老人生活水平有保障、公共服务补齐短板。其三,村庄形态发生变化,中国传统的乡村形态由农耕半径决定,但现在整个农业的发展方式有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农业机械化,整个村庄未来的半径在扩大,制度也在演化。第四,城乡关系主动发生变化,从上一轮的生产要素单向从乡到城,到资本下乡寻找机会,到后来新的主体和新的人进到乡村,带来土地资源需求的变化,由此城乡关系从单向走向互补,从割裂走向了融合。因此,搞好乡村振兴,要理解这些变化,从趋势中找机遇。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如果搞不出名堂来,三产融合无从谈起,乡村振兴就没有希望。第一要认识到,重视农业发展,根本是要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工业化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这种组合在城市可以做,乡村也可以做。因此,农业产业升级,就要让生产要素从低级到高级突破。

     比如,土地资产化股权化、三权分置等,让新的主体对涉农资本拥有更完整的权能。新的主体进来发展以后,乡村产业就上去了。

     在产业选择上,要选自己最强的、最独特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妨让农民、村庄和企业先吃螃蟹,接下来政府大规模地培

     植产业,培训农民,建设市场。最后要持之以恒,培植一个产业,尤其是农业产业,一般需要12年到13年,不能两三年一折腾。

     比如寿光,原来的一亩棉花田收益800块钱,后来做成海鲜农场以后,收益累计2万4千块钱。单位回报率高了,农民就愿意干。

     。如果人不活,乡村振兴没有希望。但“活人”还要先“活业”,“活业”了才有人活,有人活才能“活村”。比如,谈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如果没有产业链,这个资源就没有抓手,只有做成产业链、向城市开放,才能激活资源。

     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

      中央对乡村振兴已经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乡村振兴,落脚点就是要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核心就是农民增收。

     这些年来中央政府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加大力度,但是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原因在哪儿?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滞留在农业农村的人口 还是太多。2017年农业劳动就业的比重高达27%,而且农民普遍存在兼业化,小规模的兼业农户占绝大多数,农村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农村大量的资源没有被激活,农村改革严重滞后。这几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虽快于城镇,但绝对差还在不断扩大,相对差距、城乡收入比至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要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是短板中的短板。

     农民增收这些年来主要依赖于工资性收入和转 移净收入的增长。经营净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急速下降。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增速虽然很快,但是由于占比比较低,变化不大,贡献不大。再就是转移性

     收入的天花板效应。2014年到2018年,转移净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已经达到了24.5%,在逐步地接近天花板。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化在不断加剧,现在实际上从全体情况看,高收入户增长很快,低收入户增长速度很缓慢,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直到2018年才有一定改变。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现行的农民增收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建立在农业农村之外,或者依靠城市产业支撑的城市导向型的农民增收模式,难以持续。这是导致农业衰落、农村凋敝的农民增收模式。所以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依靠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增收模式,由过去城市导向型向农业农村导向型转变。

     农民增收的来源最根本的原则,应该是来源于农业,来源于农村,而不是农业农村之外的城市产业支撑。未来农民增收总的思路,就是要通过农村产业的振兴和资源的激活,更多依靠农业农村逐步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农业农村导向型的农民增收模式。

     2014年开始,农业就业的比重已经由过去的加速下降变成减速下降,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城镇化也在减速。从未来发展的眼光看,相对于农业增加值,农业就业的比重仍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空间。这里面的关键是使大量的兼业化的小农户愿意、而且顺利地转移出去。要建立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的退出机制,通过制度改革来实现规模化的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劳动力迅速转移。

     再从城镇化的趋势来看,城镇化现在已经在减速,未来的城镇化主要靠提高 城镇化质量。要激活资源,拓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打通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财富的渠道,来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这...

    篇三: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

    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以高水平招商引资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适应新时代、新常态和新趋势,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切实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

     明确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化县域产业发展新蓝图。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抢抓机遇、创新实干,走出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的路子。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高效农业,在工业转型、文旅融合等产业上实现突破。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抓好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和管理体制。要抓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增长点,促产业优化升级;抓动能转换,向创新、品牌质量、新业态新模式要新动能,促县域经济质效提升。

     把握发展机遇,掀起高效率项目招引建设新热潮。要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领导干部要弹好“钢琴”,科学分配好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特别是经济战线,要摆布好力量,全力以赴抓招商。要解放思想,对真正的大项目、好项目“一事一议”;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以外引外”作用;要紧扣项目“拿地即开工”,坚持系统集成、综合施策,进一步建设更加优质的承载平台,建立更加高效的推进机制,真正在项目建设中跑出速度。要全面加强要素保障,全速突破政策处理,以更强的保障大抓项目,振奋精神凝聚攻坚合力。

     优化营商环境,夯实高品位企业经营环境新基础。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生态环境、产业配套等,要向一流县域看齐;要全面对标找差,全面追赶超越,拿

     出我们应该有的水平,展现我们应该有的“样子”。服务经济发展的部门要做作风的“展示台”、群众的“连心桥”、改革的“试验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易办。要深挖特色品牌创建工作中较为成熟的强点、亮点,实现更强、更优,存在的短板弱项下大力气提升补齐。形成一整套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服务体系,力争将我县特色服务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企业群众都认可的经典品牌,扩大**营商环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

    县域工作会议、推进会讲话汇编

      1.在县域经济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 2 - 2.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 - 16 - 3.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 24 - 4.强县域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素材 .............................. - 42 - 5.强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一)

     ...................... - 43 - 6.强县域行动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二)

     ...................... - 45 - 7.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一)

     ........................ - 48 - 8.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二)

     ........................ - 52 - 9.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一)

     .......................... - 55 - 10.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二)

     ......................... - 59 - 11.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三)

     ......................... - 63 - 12.县域经济发展大会讲话素材(四)

     ......................... - 65 - 13.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五)

     ......................... - 67 -

     在县域经济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现阶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关乎着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关乎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能否顺利推进乡村振兴,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城乡融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从土地承包、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到解决温饱的问题,再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我省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顺势提出并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实现了强县目标,取得了不同层面、不同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县域经济发展到了今天,面对生态环境、资源约束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

     。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基石。

     就我市而言,大量的人口在县域,主要增长动力也在县域。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做好稳增长与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石。当前,我们能否做好县域工作,能否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考验。同时,在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稳增长惠民生的现实需要。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 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

     我们要在新时代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进一步壮大我市的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整体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而未来我市在新时代现代化区域经济建设中,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凸显。总体上,我市和全省一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也就是通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整体实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做大总体规模的前提下,更加惠及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协调推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准确把握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一)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家层面: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省视察时作出了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明确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动力所在和路径选择,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重点

     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国家不仅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从国家政策措施上给予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二是省委省政府层面:

     我省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政策导向、改革和要素配置导向,是一个在新时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具有很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性文件。

     三是国家部委层面: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是把县城打造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提出了四大领域 xx 项重点支持与扶持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上一轮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见识早、行动快,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了今天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新时期,只要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用好发展经验,用活发展政策,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二)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优势。

     一是我市主导产业特色突出的优势。

     目前,各县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产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也都有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和遗址遗迹。可以说,从产业到文化、到农产品、到生态环境,处处彰显着县域经济特色。这就是我们当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稳固、最广泛的基础。

     二是我市发展均衡的优势。

     目前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各县(市、区)均衡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基本相同,产业培育的基础条件基本相同,形成的产业集聚基本相同,产业集聚发展路径基本相同。我市共有 xx 个贫困县,其中有 xx 个国定贫困县、xx个省定贫困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家认真落实“xx”晋位争优目标,下足绣花功夫,一起实现了脱贫摘帽。这对我们整体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整体发展实力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三是我市城乡协调、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发展的优势。

     近几年,我市强力推进脱贫攻坚,通过农村改革、农村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带动、拓展就业渠道、培训技术工人带动脱贫,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我市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一产在不断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的前提下,占比实现了逐年下降。二产在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三产通过发挥我市的区位、交通、人口优势,实现了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一优势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三)清醒认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人均水平低。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看重均衡发展、人均指标。我市人均水平低最根本的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xx 年全市人均 gdp 居全省第 xx 位,仅为全省的xx、全国的 xx。

     二是创新能力较弱。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xx,研发经费投入偏低。这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关联的,是与我市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创新意识相关联的。企业研发机构偏少,创新载体不足,全市仅有 xx 的企业单位有研发机构,

     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和持续创新能力较弱。

     三是投资的效益和质量还不高。

     目前,全市各产业集聚区亩均投入不足 xx 万元,亩均税收 xx 万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粗放型发展现象较为突出。

     四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我市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明显短板,对外交通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相对闭塞,省际间交通联系方式单一、通道较少,内部交通也不便捷,制约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五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能力亟待转变和提升。

     部分党员干部以开放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还有待提升,抢抓机遇谋划推进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三、抓住关键,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在前一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中走在了全省前列。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抓住关键、奋发有为,确保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实施“五大行动”,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是加快实施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行动。

     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工委)+公司”“政区合一+公司”、纯公司化等多种形式的管理运营模式,用改革适应发展,以灵活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要完善以亩均论英雄的工作推进机制,以考核的指挥棒倒逼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 xx-xx 年的努力,工业用地新上项目亩均税收达到 xx 万元以上,现有项目通过智能

     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亩均税收也要达到 xx 万元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上项目按照全省颁布的新标准来核定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要高水平做好新一轮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成链集群打造特色经济版块。依法清理无效和低效利用土地,通过“腾笼换鸟”引进新项目、赋予新动能。加快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腾笼换鸟”,为先进产能腾出环境容量和市场空间。要探索实施“飞地经济”。借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先进制造业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先进经验,在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打破各县(市、区)、经济功能区等限制,利用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调节机制,实现共享、共赢发展。

     二是加快实施产业集群提速行动。

     以现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式布局为方向,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到 xx 年,xx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超过 xx 亿元,不断壮大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 xx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好全省重要的化工产业园区的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年产 xx 万吨乙二醇、年产 xx 万吨聚甲醛、xx 万吨醋酸酯等项目,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煤化工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向价值链更高、生产安全更可靠、产业产品的价值链方向发展。同时要紧紧盯住粮食核心竞争力,矢志不渝地坚持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市场网络的大型知名企业,推动面粉精深加工业做大做强。要以印染产业园为载体,加快纺织服装向附加值更高、价值链更高的成品发展方向迈进,力争实现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 xx 亿元目标。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向招

     商选资转变,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发展。要进一步发挥环保电镀产业园平台作用,吸引更多的高端产品、高端用户和创新型电镀企业落户,形成以生态电镀为引领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集群。同时要加快生态食品产业园发展,围绕豆制品以及副食品加工方向,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要促进工量具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在虞城落户。县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改善农资化工的产品结构,推动农资化工产业的整体提升和集群发展。同时,要依托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业,注重上下游产业链式布局,尽快形成集群效应,充分发挥带贫致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要抓住电子信息终端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注重培养、强化引领,力争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要在金刚石制品、工业产品转化,大颗粒人工钻石的创新研发、生产,人工合成金刚石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延伸金刚石及微粉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生产地位。同时要不断壮大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制鞋产业要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以及设计研发机构的引入和鞋材市场的导入,引领制鞋产业从设计、到材料供应、到制作到包装、销售集聚发展。同时,努力在制造业精深加工走特精专之路上创造出新业绩。

     三是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

     坚持以枢纽经济为引领,以现代物流业和电商业为先导,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今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市邮政周转量增长 xx,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电商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各县(市、区)要依托“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完善集疏运网络和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要紧紧围绕服务业“两区”构建新产业,发挥县城的引领作用,促进现代金融、中介服务等业态集聚发展,形成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生态链,推动产业产品向中高端发展。目前,我们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

     优惠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都与中介服务不到位等紧密相关。要以县为单位制定未来五年的文旅发展规划,发挥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优质景点,塑造一批优质线路,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生态旅...

    篇五: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

    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1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市经济社会迈上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快车道。

     我们时刻牢记嘱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地生根。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产业大提升、创新大突破、环境大优化”大讨论活动,制订实施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百城提质等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方案十专案”。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 10 亿元的县(市、区)由 2015 年的 1 个增加到 8 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 3 年居全省第 1 位。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通“12345”马上办便民服务热线,为企业和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最急最忧最盼的难题。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进城镇和乡村信息互通、基础共建、设施互连、服务共享,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自来水、网络通迅、公交车等全覆盖。

     我们抢抓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特色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

     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去年 6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精准扶贫企业 贷款发放总量占全省的 44,连续 3 年代表全省迎接国家脱贫攻坚考核均名列前茅。坚持既保证粮食安全又发展特色农业,粮食

     产量连年稳定在 140 亿斤以上。抢抓中部地区崛起和产业转移机遇,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明确每个县着力发展 1 到 2 个主导产业,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三个产业超千亿,制冷、超硬材料、农资化工、商贸物流等 10 个产业超百亿,4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前 20 名。

     我们打造平台载体,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打造产业共享平台,通过建设国家制冷检验检测中心、印染中心、电镀中心等,打造共性关键技术平台。通过建设印染中心,形成纺织、染整、服装全产业链。通过建设电镀中心,完善工量具产业群,又吸引新入驻企业 55 家,吸纳了电镀业务。

     打造开放创新平台,建成保税物流中心,贸易额完成 20.73亿元,位居全国同类保税中心前列。去年引进省外资金总量698.5 亿元,居全省第 3 位。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创建全省首家 市级科学院,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 6 家、省级 高新区达 4 家,均居全省第 1 位。打造要素供给平台,实施引金、引才入商工程,搭建融资对接通道,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均居全省第 1 位。

     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提供高质量发展优良环境。

     持续完善“马上办抓落实”9+1 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等,实行市县联动、共同发力,让制度形成闭环,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实施“三·五”

     基层工作日制度,市、县、乡三级 5400 多名党员干部分赴联系的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帮助解决难事、实事 20.6 万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服务企业五项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营造干的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2

     近年来,我市把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作为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转型升级、开放创新、环境优化等工作,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六次跻身全省前十,是三星级产业集聚区。

     一是坚持有体量更有质量,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突出龙头培育。

     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注重借势发展、强强联合、延链补链,

     打造了气缸套、皮草羊剪绒、广药业核黄素三个行业世界冠军。

     突出集聚集约。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三大主导产业集聚了全市 33.5 的规上工业企业;以“区中园”形式,规划建设了 8 个专业园区,推动集约发展;整合 11 栋闲置标准化厂房,建设占地 600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

     突出三大改造。

     制定三大改造攻坚方案,发挥内配标杆引领作用,引导 68 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 130 个,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二是坚持重实效更重长效,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以开放增动力。

     打造四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可实现一站式通关。目前,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 77 家,完成进出口总额 40.4 亿元。

     以创新添活力。

     成功创建高新区、智能化示范园区和专利导航实验区三个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以改革促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趟不用跑;在行政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征信”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征信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动群众增收。

     三是坚持抓产业更抓环境,创造发展平台和优势。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质,近三年谋划实施城市提质项目 81 个。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延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治理一体化。以产城融合提升承载能力,初步建成“四横九纵”路网框架,差异化布局了公租房、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推动区内农民就地上楼,不出区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3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我县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全方位融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努力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突出生态功能价值,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认真落实“三线一单”硬性约束,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森林覆盖率达 56.9,提高 15 个百分点,流域出境段面水质达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 100,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5 以

     上。

     突出生态经济价值,培育绿色产业优势。

     全县上下谋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思路,实现了绿色生态的转型发展。水果总产量达 5 万 余吨,实现收益 5 亿多元,小水果做成了大产业。大力优化调整工业园区布局,重新构建了清洁、环保、高效的工业体系。促进康养旅游大培育,围绕“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三大主题,创办全省首个创新型康养书院,全县接待游客 563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5 亿元。

     突出生态服务价值,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持续推进“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彰显地域特色,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城市形象。全域打造慢生活度假区,发布居民“健康指数”“幸福指数”“熊猫指数”,居民健康状况良好,整体幸福感高。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4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因地制宜找准定位,依托现代农业标准化程度高,粮食产量大、品质佳的优势,全力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做成第一支柱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释放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鲜明、链条优化的产业体系 紧紧围绕农业这个“根”,依托优质绿色“原料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形成产业集群,把“食尾”做优、“工尾”拉长。

     一是打造玉米产业链。

     依托象屿生化 75 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推动玉米产业向化 工领域和医药领域延伸。开工建设了总投资 14 亿元的国投象屿 30 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和总投资 8 亿元的诺潽生物制造产业园项目,香港海资 6000 吨植酸钙项目投产达效。

     二是打造水稻产业链。

     依托万里利达 800 万吨粮食仓储优势,建设了总投资 4.9 亿元的香稻 60 万吨大米深加工项目。通过央企对接,建设了总投资 1.8 亿元的众鑫 40 万吨绿色水稻加工项目。通过中韩合作, 建设了总投资 1.1 亿元的科乐福大米面膜加工项目,实现了大米产业链延伸发展。

     三是打造大豆产业链。

     立足大豆“非转基因”优势,引进总投资 1.5 亿元的福慧 15 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可年产高端蛋白粉 6 万吨、有机脂肪 粉 1 万吨等产品;总投资 1.8 亿元的金正油脂 20 万吨大豆深加 工项目,年可产非转基因大豆油 3.4 万吨、高端食用磷脂 3500 吨;总投资 5000 万元的绿谷调味食品厂项目,年可产 2000 吨特级酱油、1300 吨食醋,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扶持大锦农做大做强,在原有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基础上,新上 20 万吨生物有机肥、1.5 万亩绿色种植、生鲜连锁超市等项目,形成集有机种植、绿色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直营销售“五维一体”发展模式,实现从“良田”到“餐桌”全产业链条。

     五是打造生物质能源产业链。

     引进总投资 3.2 亿元的中闽能源二龙山镇生物质热电联产 项目、总投资 6 亿元的城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等秸秆综合利 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年新增秸秆消化能力 120 万吨,节约标准 煤 60 万吨。

     六是打造“农业+旅游”产业链。

     塑造 4A 级国家湿地公园、万亩水稻公园等生态农业观光模 式,真正把大农业、大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全年接待游客量达 34 万人次,综合带动消费 1.2 亿元。

     七是打造电商服务产业链。

     依托地域品牌,加快电商产业发展。XX 电商产业园吸纳企业 51 家,线上销售 214 种农副产品,邮政、京东等 6 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服务,累计交易额已突破亿元大关。

     二、狠抓要素承载,打造项目聚集、产城融合的发展平台 一是平台承载有力。

     围绕“大园区”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济开发区。历经十余年发展,已累计投入 40 亿元,建成面积 10 平方公里,实现“七通一平”,区内 20 公里“三纵四横”道路畅通,直通高速公路东出口,总长 22 公里经开区铁路专用线,近期运送能力 220 万吨,远期发运能力 500 万吨。日供水 3 万吨的自来水厂、66 千伏变电站、日处理 5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 200吨的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完善,承载能力项目吸引力持续增强。

     二是资源实现共享。

     积极打造经开区水、热、电、汽、物流等生产要素共享模式,公共管廊投入使用,实现了淀粉乳、蒸汽、给水、凝水、污水及物料输送等资源共享,大幅降低企业直接投资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

     三是惠企设施齐全。

     园区内建有以管理、培训、公寓住宿等服务为主的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新吉利家园,为园区企业高端人才、高管提供优良生活保障;开通公交专班,为企业员工通勤提供便利交通服务。

     三、立足大桥商机,积极打造跨境加工产业

     依托地产大豆的绿色生态标准较高的优势,鼓励支持企业境外建基地、境内搞加工,推动境外农业开发合作由粮食种植向粮食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延伸。引进东金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农业跨境产业链项目,计划总投资 5 亿元,开发土地 100万亩,在域内建立大型粮食码头、加工、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履行前期手续。引进欣凯旋实业有限公司建设 20 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2.5 亿元,重点建设粮食储备库、生产加工车间、冷藏库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公司注册、税务登记,正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图修改。与中国一带一路投资联合会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建设农副产品进口加工区项目,重点建设江海联运集装箱码头,进行俄罗斯远东农副产品进口加工,将产品销往东南亚地区。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5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定位,以产

     业转型和产业培育为抓手,努力探索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聚力探索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煤化工、铝精深加工、传统制造、面粉食品等主导产业转型。实施技改项目 173 个,总投资 164.77亿元。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研发资金 11.94 亿元,已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国家级检测中心 1 家,省级研发机构 7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中小企业 30 家。二、以面粉食品转型试点为抓手,构建“三链同构”格局大力实施“粮食加工转型升级”战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产业竞争力。整合 158 家面粉企业为五大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培育形成中国驰名商标 3 家、省著名商标 11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1 个,加快“中国面粉城”向“中国食品城”的蝶变转身。

     三、以产城融合为目标,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按照公园城市理念,梳理城市肌理,构筑城市功能,夯实产业支撑。围绕生态活力之城,建成“两湖四带一湿地 28 公园”生态体系;围绕医院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构建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房住不炒”要求,实施“限房价、限地价”双限挂牌,出台“人才十条”,加快人才人力集聚,夯实产业人才支撑。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努力构建与长三角的交通空间纽带。持续

     优化营商环境,成功跻身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

    篇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发言

    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 xxxx 年视察河南时,提出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要求,为发展县域经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对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强调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理念引领开新路、以特色发展创优势、以动能转换增后劲、以非公经济激活力,着力壮大产业实力、提升城建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这些年,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上的路子越理越清、工作越抓越实。今天这次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有关部署要求,结合当前形势,对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再部署再推动。下面,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自觉扛牢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 xx 县域面积占全市的 xx.x%,常住人口占 xx.x%,经济总量占 xx.x%。可以说,xx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县域,短板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正当其时、又至关重要、更大有可为。

     首先,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肩负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县域发展,多次强调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各村,当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他在任正定县委书记时,走遍了所有村;在任宁德地委书记、xx 市委书记时,走遍了绝大部分的乡镇;在任xx 省省长时,七下晋江,总结提出“晋江经验”;在任 xx 省委书记和到中央工作后,亲自指导 xxxx 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嘉善成为全国县域治理样本。现在,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需要办的事情越来越多,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放眼全国,凡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地方,县域经济都发展得比较好。在 xxxx 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xx、xx、xx 分别上榜 xx 个、xx 个和 xx 个,位列前 x,这与三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是相称的;长三角地区占据“半壁江山”,这与该区域的经济实力也是相符的。只有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双向发力”,才能更好提升 xx 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实现副中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我们要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从加快 xx 发展、服务全省大局的高度,把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扛稳扛牢。

     其二,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具备较好基础。近年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我们深入贯彻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要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从综合

      实力看,xxxx 年,x 县(市)经济总量是 xxxx.x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 xxx 亿元,分别是 xxxx 年的 x.xx 倍和 x.xx倍。从产业支撑看,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xxxx 年,x 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 xx.x%。从承载能力看,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xxxx 年,x 县(市)城镇化率达 xx.xx%,较 xxxx 年提高 x.xx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县域经济正处在做大体量、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其三,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迎来重大机遇。近年来,xx 发展的战略叠加效应、政策集成效应、形势倒逼效应持续释放,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战略叠加看,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让县域进一步提升了战略地位、凸显了战略优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拓展了空间。从政策集成看,中央、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出台支持 xx 发展新的政策措施、编制 xx 都市圈发展规划,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政策利好。从形势倒逼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倒逼作用是十分强劲的,我们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县域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

     其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拥有显著优势。

      xx 县(市)数量多,各县(市)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我们有清晰的发展思路,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步趟出一条富有 xx 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发展沟域经济等做法在全省推广;我们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工业、xx、文化、生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我们有广阔的内需空间,县域积蓄的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加上区位、交通等优势不断培植,能够形成强大内需市场。同时,随着基础不断夯实、机遇不断用活、特色不断彰显,新的优势正在逐步形成。我们要充分挖掘优势、厚植优势、用好优势,持续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其五,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面临压力挑战。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偏低。xxxx 年,x 县(市)中经济总量超xxx 亿元的只有新安,xxx 亿元以下的还有 x 个,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xx 县(市)数量比郑州多 x 个,县域经济总量却比郑州少 xxx 多亿元。二是发展质量依然不高。xxxx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 xx 亿元的县(市)只有 x 个,最高的是新安 xx.x 亿元,而郑州最高的新郑已达 xx.xx 亿元,最低的登封也达 xx.xx 亿元。x 县(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低xxxx 元和 xxxx 元。三是瓶颈短板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不少产业都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有待加强,x 县(市)xx 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重是 x.xx%,远低于全市 x.x%的总

      体水平;进出口总值仅占全市的 xx.x%;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还需深化。部分县的城镇化率偏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较多,民生领域欠账不少。这些,既是问题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我们要正视问题、加压奋进,在补短板、破瓶颈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准确把握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回顾这些年发展县域经济的探索实践,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记嘱托、遵循规律、明晰方向、把准要求,做到纲举目张、有的放矢。

     一要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深刻洞察了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回答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路径等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指明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民权县依托制冷专业人才、技术等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冷谷”,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速在黄淮四市中脱颖而出;x 县打造“上戈苹果”“马店金珠沙梨”等特色农业品牌,品牌农业带贫模式位列全省“十大带贫模式”之首,就是强县富民的有效探索。要处理好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特别是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关系,扭住强产业、促就业这“两手”,真正把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上去,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上去,在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风气正上取得新成效。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指明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路径。

      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谁对上级改革部署落实得好,谁能立足实际谋划推进好重大改革事项,谁就能破解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兰考县在普惠金融、卢氏县在金融扶贫上着力深化改革,有效破解了融资难题;x 县率先在全市推进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对这样的探索和经验,各县(市)要认真学习借鉴、积极推广实施。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指明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使城镇和乡村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有机整体。这些年,我们统筹推进县级城市、中心镇特色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上取得新突破。要聚焦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城乡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

     二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相对于中心城区,县域在高质量发展上的问题更多、差距更大,更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下功夫。要深刻认识到,随着新一轮 xx 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解决好产业结构不优、新的动能不强等问题,推动县域经济以创新为支点实现转型跨越。xxxx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有 xx 个还是全国 xx 创新百强县。

      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首的江苏昆山,也是全国 xx 创新百强县之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 x.x%,现有高新技术企业 xxxx 多家。这表明,谁在创新发展上做得好,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要深刻认识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些年,我们在城乡规划编制、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着力推进一体化,就是坚持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当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 xx 都市圈,这为实现协调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补短板、强优势,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要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xx 各县(市)生态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南部四县的定位就是生态涵养区,更应坚持绿色发展,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深刻认识到,开放是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坚持开放发展、开放引领,才能更好地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不断集聚优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内生动力。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之所以县域经济比较强,与他们在开放发展上走在前列紧密相关。西峡县虽地处内陆,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动以食用菌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出口中欧班列常态化,出口总额连续 x 年位居全省 xx 个对外开放重点县第一,就是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范例。要深刻认识到,发展县域经济,说到底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实现抓发展与惠民生的互促共进。近年来,我们着力发展县域产业,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办好一批批民生实事,极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不能用数字的增长代表群众获得感的增加、更不能用经济发展的平均数代替每个居民的精准数,要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县域经济说到底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走好特色发展之路。从全国全省看,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有以下几种不同特色的路子: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路子。像江苏昆山,坚持“制造业立市”,大力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位居全国制造业百强县之首,拥有 x 个千亿级 IT 产业集群和 xx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xxxx 年 GDP 为 xxxx.xx 亿元;湖南长沙县,特色产业为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工业百强县排第 x 位,xxxx 年 GDP 为 xxxx 亿元。二是以农业现代化为主导的路子。像湖北潜江,是“中国小龙虾之乡”,虾稻共作面积 xx 万亩,综合产值达 xxx 亿元,品牌价值 xxx 亿元,位居全国小龙虾品牌之首,xxxx 年 GDP 为 xxx 亿元;山东寿光,特色产业为蔬菜种植产业、海洋产业,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荣获“中国蔬菜之乡”称号,xxxx年 GDP 为 xxx 亿元。三是以外向型为主导的路子。像江苏张家港,依托天然良港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是首批对外开

      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口岸货物吞吐量 x.xx 亿吨,xxxx 年 GDP为 xxxx 亿元;xx 义乌,特色产业为小商品商贸业,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市场,xxxx 年GDP 为 xxxx 亿元,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其为改革开放以来xx 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四是以专业技术为主导的路子。像xx,石雕石材为支柱产业,石雕石材企业超过 xxxx 家,从业人员超过 xx 万人,被誉为“中国雕艺之乡”,是“世界石雕之都”,xxxx 年 GDP 为 xxxx 亿元;河南林州,大力发展建筑业,建筑企业近千家,产值 xxxx 亿元,被誉为“中国建筑之乡”,xxxx 年 GDP 为 xxx 亿元。近年来,xx 各县(市)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也作出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比如,x、x 依托有色金属产业基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x 着力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带;x 依托生态优势,打造游“奇境 x”、购“x 印象”、品“x 味道”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条;x 着力培育以“林、药、牧、烟、菌”为重点的高效农业,等等。事实证明,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的发展模式。只有围绕“特”字做文章,才能找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省里将全省县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县(市),目的就是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各县(市)立足自身实际,走出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各县(市)要把上级精神、外部情况、市场规律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在产业上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城建上明确定位、彰显特...